现场直播中国女篮的比赛/曼联阿森纳/足球工具下载/2017欧联杯决赛 - 欧冠杯第一圈什么意思

廣州正菱|三菱
當前位置:首頁 >> 新聞中心 >> 行業資訊 >> 正文
新聞搜索
新新聞
本月熱門TOP10
理念 - 創新理念促我國機床業跨越發展
http://www.yhlyf.com
文章來源:網絡 更新時間:2013-9-10
分享到:
理念 - 創新理念促我國機床業跨越發展

導讀:       中國機床行業盡管在短短的幾十年時間實現了跨越式發展但其中的差距依然存在,核心競爭力依然不足。研究員羅百輝認為,有遠見的企業應該以卓越的品質追求可持續的健康增長方能適應產業升級之路。在當前中國經濟結構調整與產業轉型升級之際,機床業務受到多方面壓力,只有那些在研發和創新方面先行一步的企業才能引領市場需求,適應產業升級的需要,獲得持續發展的動力。

        升級的方向:智能化制造

        從現象上看,中國機床用戶都在拼價格,使用上追求簡單,可這樣的結果必然導致產品同質化嚴重,低價競爭不可避免。羅百輝認為,低價競爭在中國不可能成功,中國機床要升級必須走差異化道路,通過智能創新提用戶的附加值。在中國機床整個市場消費額中,60%靠進口,合資,40%來自國產。而這40%的國產機床的競爭主要是中低端產品,進口的大多數是端產品。他進一步解釋到,中國機床盡管這十幾年進步巨大,但桎梏性問題依然束縛著前進的步伐,一方面低端產能過剩,另一方面端產能明顯不足。

       從供應端看,很多機床制造企業在遇到市場壓力下,首先想到的是降價,并向供應鏈轉壓,而不是去想辦法提附加值。過分追求降低成本,造成配套品質下降,惡性價格競爭,企業效益不好,贏利有限,使企業減弱再發展能力。

       再從用戶端看,由于用戶在使用上過于追求簡單、方便、省事,直接導致機床過于標準化,工藝適應性不好。這就如同傻瓜相機與專業相機使用理念的不同。如果我們始終執拗于傻瓜式的應用,不能利用機床制造過程中的二次開發,創新,不能很好地整合上下游工藝路線,中國機床制造的水平將很難達到國際。這也正是國內機床與國際先進機床制造的主要差距所在。

       羅百輝認為,機床產業要轉型升級,必須找到正確的方向和方法性,那就是要在營造企業各種多維化管理體系(法律、制度、政策和措施)前提下,加強智能化制造,并建立與之協同并具有獨立的質量監控體系。

        日前,國家發改委、財政部、工信部共同發布了《關于組織實施2013年智能制造裝備發展專項的通知》,要求繼續組織實施智能制造裝備發展專項。2013年中國專項支持的主要內容之一為數字化車間,旨在推進智能制造系統創新產品在機械制造、紡織、印刷、生物制藥、復合材料等領域的應用和系統集成,提升制造智能化水平。

        升級的路徑:開放式創新

        產業升級有方向還需要路徑,在羅百輝看來,機床制造要智能化,首先需要機床開發者的思維智能化,而智能化就必然要求與機床配套的數控系統要有很好的開放性,這是智能化制造的一個關鍵前提。只有在一個開放性強的數控系統平臺上,人們才有機會把你的創新構想融入機床中。機床廠家必須緊跟加工工藝的發展要求,通過二次開發為終用戶創造更多的優化工藝策略,以及在編程、安裝、調試、維護和網絡等非直接加工動作方面的使用方便性。

       而中國很多主機廠由于長期以來使用不開放的數控系統,盡管看似使用方便,接線簡單,但后機床沒有形成二次開發能力,久而久之搞機床研發的人也就失去了二次開發的意識。正如人們使用傻瓜相機一樣,看似方便,久而久之,人們便失去了光圈、速度、鏡頭、場景等相互關系的協調,只能是記錄影像而已。而產業升級,智能創新就是要用專業相機通過自己的構想創造出不同形式的攝影作品。

       不過很欣喜的是,已經有一些前瞻性機床廠商已經看到數控系統加強二次開發的重要性,如西門子與沈陽機床合作開發的brio系列數控機床,開創了即使是在經濟型車,銑機床上也已融入相當的智能化元素。同時我們也要注意對國際先進機床的研究,一定要深入研究其工藝構想和創新方法,如果只簡單跟蹤其機械結構,和精度等硬指標,就會發現我們只看到國際先進機床不斷的玩“變形金剛”,卻不知其所以然。

       毋庸置疑,中國機床企業都想發展進步,但關鍵是怎么做?由誰來引領?對此,羅百輝表示,首先要觀念更新,一個企業的創新必須有先進的創新理念和方法;其次要有深厚的企業文化底蘊,包括制度、體系,并貫穿到技術和管理中去;此外,一個優秀的企業還必須有健康的品質和尚的社會責任,方可稱得上從優秀到卓越。

上一條 上一條:行業 - 機床行業加入手機APP營銷大軍
相關新聞  理念   新聞
暫無數據